点击数:3685发布时间:2015-09-29 14:32:11 德州市妇幼保健院【宣传科】
9月27日是第58届国际聋人节。尽早地做好听力筛查,及时地发现新生儿听力缺陷,预防宝宝聋哑儿至关重要。
先天性耳聋是常见的出生缺陷
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1600万新生儿出生,先天性耳聋的发病率为1‰—3‰,因此每年新增听力损失新生儿至少2万名。
据了解,听力筛查是预防新生儿听力出生缺陷的主要措施。听力筛查分为初筛、复筛和确诊三个过程。初筛在出生后24小时至出院前,复筛在出生后30-42天,对于复筛异常的孩子3个月内必须确诊,方可做到早期干预。绝大部分家长只重视初筛,而忽视复筛,有一部分新生儿是在复筛时发现异常的。昨天刚刚接诊了一名来自宁津的1岁8个月的孩子,不会说话来就诊,它初次筛查未通过,但是家长未重视,没有按时进行复筛,直到今天孩子不会说话才来就诊,经诊断双耳重度听力障碍,孰不知此时干预,孩子言语发育已经延迟,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后果。
除了传统的听力筛查,耳聋基因筛查也是发现新生儿耳聋的途径。“如果医生通过基因筛查判断宝宝有药物致聋基因,那生下来的宝宝只要禁止应用耳毒性药物,就可以避免耳聋。”耳鼻喉科高曼主任说,目前国家即将把耳聋基因筛查列入十三五规划,同时加大对聋儿助听器、人工耳蜗的资助,这对聋儿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听力缺陷越早干预效果越好
3岁以内是语言发育的关键时期,听力正常的婴儿一般在4至9个月,最迟不超过11个月便会咿呀学语。“有听力障碍的孩子,越早发现,越早进行干预,治疗效果越好。”高主任告诉记者,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可以及时发现新生儿的听力缺陷,对其恢复治疗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孩子出生后,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被查出有问题的,应及时进行医学干预。孩子出生3个月左右就已经可以佩戴助听器,有了足够的听觉储备,才能够尽早的开口说话。”高主任说。
但是,很多家长意识不到新生儿听力筛查的重要性,尤其是30-42天的复筛,总认为自己在家能观察到孩子的反应就认为听力正常。据研究:家长很难发现1岁以内孩子的听力损失情况。尤其是出生时听力正常,后期孩子在不断的上呼吸道感染过程中引发的分泌性中耳炎,家长不做定期复查是不知道的。还有迟发性听力损失、单耳听力损失等情况,也是在后期定期复查的时候发现的。所以:除了听力障碍的孩子需要定期检查,听力正常的孩子,家长也应该定期带孩子进行听力检查,最好半年检查一次,以及时监视孩子的听力情况,直至3周岁。
家长一定要重视新生儿听力问题,平时在家也要仔细观察孩子的情况,一旦发现孩子对声音不敏感,吐字不清,看电视音量调大,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不要盲目等待,以免耽误孩子最佳治疗时间及发声时间。高主任呼吁,社会应加大新生儿听力筛查方面的关注,让更多听力障碍的孩子听到有声世界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