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东院区地址:天衢新区康博大道1368号(18、53、108路公交到市中医院东院区站下车向东北拐;102路公交到交警直属二大队站下车) 
西院区地址:德城区东地中大街835号(18、108路公交到八一小区站下车向东;68路公交到德州市妇幼保健院站下车) 
电话:0534-2361881
邮箱:dzfybj@163.com

耳鼻喉科专家谈—粑粑麻麻,我做新生儿听力筛查了吗?

点击数:1889发布时间:2020-12-29 16:14:09             德州市妇幼保健院【宣传科】

为什么要做新生儿听力筛查?

耳聋人群中60%左右是受遗传因素影响,最常见的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如图所示:听力正常的父母均为耳聋基因的携带者,他们每生育一胎都有25%的几率是耳聋儿。由此可知,没有听力障碍家族史的家庭也有生育聋儿的可能。

图片1.jpg


正常听力是学习语言的前提,只有听到才会模仿,才会学着说话。1-3岁是儿童语言发育的关键期,不能正常学习语言,轻者出现语言障碍,社会适应能力差,重者导致聋哑。

对于1岁以内儿童的家长来说,仅通过日常观察并不能准确判断孩子听力是否正常。因为单耳听力障碍的儿童,在被发现听力问题时,多数已错过最好的干预时期,造成言语不清、聋哑等后果。

 图片2.jpg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一项对出生24小时到出院前的新生儿在安静或睡眠状态下进行的听力测试。这项测试准确客观且无痛,能在第一时间发现新生儿可能存在的耳聋,从而及早采取治疗措施。因此,家长一定要重视新生儿听力筛查,不要因一时疏忽而影响孩子的一生。

 图片3.jpg

新生儿听力筛查有哪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出生24小时至出院前初筛,出生30-42天复筛;

第二阶段:1岁以内每3个月筛查一次;

第三阶段:1岁到3岁每半年筛查一次。

若第一阶段初筛及复筛均未通过,需在新生儿3-6个月内明确诊断,确定听力损伤的性质和程度,然后在6个月到3岁,每半年随访一次。 

图片4.jpg

听力筛查报告结果显示“通过”与“未通过”代表什么意义?

PASS

(通过)

目前耳蜗或听神经的功能基本正常,但不能排除因筛查方式的局限性及以后出现的迟发性或突发性听力障碍。

另外,由于新生儿容易呛奶,易形成分泌性中耳炎,引起听力下降,即使出生时通过筛查,也需要定期做听力检查。(1岁内3个月复查一次,1岁以上半年复查一次直至3周岁)

REFER

(未通过)

需要引起足够重视,30-42天进行复筛,明确听力是否异常及听力下降的原因。

可能是耳蜗发育有问题,也可能是筛查的假阳性反应。外耳道有羊水、胎脂、血性残留物,宝宝哭闹等均可影响测试结果。

为什么做新生儿听力联合耳聋基因筛查?

新生儿听力联合耳聋基因筛查弥补了常规听力筛查的不足,能够第一时间查出先天性耳聋及先天性迟发性耳聋。可以避免家族中至少10人出现药物性耳聋,可以降低再生育听力障碍儿的风险,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新生儿听力联合耳聋基因筛查的检测流程?

图片5.jpg

1岁以内儿童正常听力的行为表现

年龄

行为表现

1个月

睡觉时, 突发声响会惊醒或哭泣; 睁眼时, 突发大的声响会闭眼;哭泣或活动时, 一打招呼就会停止哭泣或活动; 靠近打招呼时, 会将脸慢慢转过来

2个月

打招呼时,会高兴地发出“啊”或“哦”的声音

3个月

会找声源;对怒吼声、亲昵声、歌声、音乐声等表现为不安或喜悦或厌恶

4个月

对各种声音表示关注;一叫名字或有熟悉的声音会转过头来

5个月

对突发大的声音,会吓得抓紧或紧抱某物或哭出来

6个月

对他唱歌或说话,会一直盯着你看;打招呼时,会有意识地转过头来;对收音机、电视机的声音会敏感转过头来。

7个月

对他唱歌或说话, 会一直盯着说话人的嘴形, 有时会发出回答声

8个月

模仿动物的叫声会发出 “啊、啊”的声音。一说“不行!”、“喂!”等语气较重的话时,会缩回手;将细小的声音(如钟表声等)靠近耳边,会转过头去。

9个月

对外面的各种声音(如车声、雨声、飞机声等),会爬去找声源;别人不作示范一说“过来”、“再见” 时, 会按照说的做; 在远处叫他, 会爬过去; 给他听音乐或唱歌时, 会高兴地舞动手脚; 对极细微的声音, 会迅速转过头去。

10个月

模仿别人说“妈妈”、“觉觉”等;他不注意时悄悄靠近,轻呼其名也会转过头来。

11个月

伴随音乐舞动身子;一说“给我”时,就会把东西递过来;一问“在哪”,就会看着放东西的那个地方。

12个月

会打手势,如“再见”、“拜拜”等。

家长通过对照观察发现孩子有与月龄不相符的行为,或发觉孩子可能存在听力障碍,应立即到耳鼻喉科就诊,进行听力复查或耳聋基因检测,以便发现迟发性听力障碍。对于具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要关注其听力变化,定期复查听力。



【作者: 健康教育科】(Top) 返回页面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