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390发布时间:2019-03-22 17:09:14 德州市妇幼保健院【宣传科】
小儿遗尿通常被我们称为“尿床”,一般来说,3岁开始儿童控制排尿的功能逐渐成熟,能够在睡眠中感受到尿意而醒来排尿。如果5岁以上仍在睡眠中尿床而不自知,每周超过两次并持续半年以上就称为小儿遗尿症。作为家长您了解小儿遗尿症吗?您的孩子有这些情况吗?您知道怎样帮助孩子远离尿床吗?
一、小儿遗尿症的原因
1.70%的遗尿由夜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所引起的尿量增多所致。
2.膀胱功能异常。
3.遗传:父母双方均遗尿,子女发生率70%,父母一方有遗尿,子女发生率40%。
二、小儿遗尿症的危害
既往不少家长都认为孩子夜里尿床,长大后自然就好了,因此少有带孩子去医院治疗,致使孩子的身心健康都在承受着伤害。甚至不少家长对孩子严加责备和处罚,更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负担。
临床发现,长期尿床的孩子易患泌尿系统感染,尤其夏天易发生外阴部皮炎,而且冬天因尿床受凉易患感冒。多数遗尿症的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这些孩子性格内向,有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倾向,不爱交往,不敢参加集体活动,如夏令营、军训、旅游等。易产生多疑胆怯,脾气固执,影响孩子正常能力和潜质的发挥。
三、小儿遗尿症的治疗
建议在患儿入园、入学前尽早开始行为训练及药物治疗,并通过饮食、生活等各方面的训练,让孩子逐渐养成正常排尿习惯。
1、设置日程表,建立合理生活制度。寻找并记录可能导致尿床的因素,让孩子的生活、饮食起居有规律,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最好坚持睡午觉,以免夜间睡得太熟,不易被大人唤醒起床小便。夜间按时睡眠,睡前家长不可逗孩子,不可让孩子兴奋,不可让孩子剧烈活动,不可看惊险紧张的影视片,以免孩子过度兴奋。
2、调整饮食。每天下午4点后少饮水,晚饭最好少吃流质,宜偏咸偏干。临睡前不要喝水和牛奶(夏天除外),也不宜吃西瓜、桔子、生梨等水果。
3、每天睡前排尿,建立条件反射。睡前小便使膀胱里的尿液排空,在经常发生尿床时间的前半小时将患儿唤醒进行排尿。鼓励患儿自己小便,目的在于让患儿在比较清醒的情况下把尿排泄干净。
4、膀胱功能锻炼。督促患儿尽量延长两次排尿的间隔时间,使膀胱容量逐渐增大。鼓励患儿在排尿时,中断排尿数1至10,然后再把尿排尽,以提高膀胱括约肌的控制能力。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遗尿可使患儿害羞、焦虑、恐惧及畏缩,如果家长不顾及患儿的自尊心,采用打骂、威胁、惩罚的手段,反而会使患儿遗尿症状及心理负担加重。我们建议家长多对患儿安慰及鼓励,并在发现孩子遗尿后及早治疗,这一点最为重要,是治疗成败的先决条件。